第(2/3)页 就算多尔衮能沉得住气,那些满洲贵族以及遗老们也绝不会答应。 ………… 中原。 就在欧阳朔率部北上时,李靖跟郭子仪两位大将也没闲着。李靖率部攻下开封之后,就暂且停止北上,就地休整。 郭子仪部则选择在济南休整。 借着大军休整的契机,两人不约而同地加强了对南明军的掌控,让一些不稳的或者不堪大任的将领靠边站,转而提拔一些能征善战的将领。 高杰与黄得功、刘良佐等都是出自行伍的悍勇匹夫,其部下却不乏良将猛士,比如李定国,孙可望等在内部斗争中失势的将领。 这些将领被提拔上来,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一则他们不是“外来者”,不会引起南明军士卒的反感。二则他们本就勇猛善战,而且曾经担任过军队主将,无需适应调整,很快就能进入状态。 甚至于说,这些将领的上位,反倒提升了南明军的士气。 至于调整将领的理由那也好找,联军连战连捷,自然就要论功行赏,李郭二人的具体做法,很是体现了他们的智慧。 他们不是将那些不合格的将领直接降级或者贬斥,而是高高抬起,提拔任命为镇守地方的总兵,看似高升,实则是借机将其清除出军队。 那些被“排斥”的将领也乐得如此。 在他们看来,占领的领土已经是南明地盘,自然需要有人镇守,刚好他们接到皇帝陛下的密令,让他们优先占地盘,因而也就顺水推舟,答应下来。 既然是总兵,那也要有兵。 这同样好办。因为清军撤离,地方民兵武装四起,成了最佳整编对象。将这些民兵武装整编到一起,也有助于稳定大后方。 除了民兵武装,大军每经过一座城池,就有大量热血青年报名参军。 有此两点,何愁没有兵员。 甚至于说,李郭二将还从民兵武装中,挑选一批真正的热血善战之士,补充到南明军中,同时剔除军中的一些不合格者。 如此一来,李郭二将不仅彻底掌控南明军,消除隐患,还进一步提升了南明军的战斗力跟凝聚力,可谓一举两得。 至于弘光帝,对他而言,既然有地盘可接收,也就不在意这些细节了,而且不管南明军怎么变,都还是南明治下的军队不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