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同学,你完蛋喽!-《你好,1983》


    第(1/3)页

    架当然打不起来,公社孙书记嘴里呵斥两句,这些人就都消停了。

    孙书记也有点头疼,这一窝蜂的都种大棚,到时候蔬菜卖不掉咋整啊?

    同样担心的还有王县长,以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情况,一起上马很多项目,最后恶性竞争,结果全都黄摊子了。

    只有郑红旗若有所思,他望了刘青山一眼,看到后者也正微笑着望着他,于是就咳嗽一声,口中说道:

    “这个问题,我和青山一起探讨过,完全不用担心,一项产业,只要在某一地区形成规模,就会形成集团效应。”

    “就像是冬天种大棚菜,我们这里如果能够形成大棚蔬菜种植基地,那么周边地区,自然都会来我们这里进行采购。”

    “只要我们县里做好行业规范,那么所有的种植户都会受益,所以其他大队,来年也可以搞塑料大棚的项目。”

    这一番话,大伙听得似懂非懂,什么集团、基地之类的,这些新名词他们暂时还无法理解。

    但是最后一句话都听明白了:他们也能搞塑料大棚!

    霎时间,那些村长和支书都喜气洋洋,嘴里连连道谢。

    就连公社的孙书记也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心里对郑副县长十分佩服:还是县长水平高啊!

    同来的王县长,也不由得刮目相看,心里只能感叹对方“年轻有为、前途无量”了。

    郑红旗又向刘青山望望,两个人一起微微点头,彼此心照不宣。

    刚才他的这番话,就是刘青山曾经跟他谈过的,郑红旗后来研究过一段时间,越想越有道理。

    他甚至都打算好了,把夹皮沟塑料大棚的产业,写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专门论述集团效应和生产基地的优越性。

    这是一项比较耗时的工作,最少也得一两年的时间,才能初步看出来效果。

    不过一旦弄出来,肯定会引发一场不小的轰动,或许也会成为他向上发展的一个重要砝码。

    所以当他再看刘青山这个年轻人的时候,就越瞧越喜欢了。

    一行人参观完塑料大棚,又去养猪场转转,看着一头头肥头大耳的家伙,卢文再一次俩眼放光,嘴里问道:

    “要是春节前出栏,能长到多少斤?”

    “二百斤肯定没问题。”

    这方面,队长婶子最有发言权。

    “好,那我们也全要了!”

    卢文再次展示了他的大手笔,对于一个拥有数万职工的大厂子来说,这几百头猪,还真有点不够看的。

    这一下,再次引发了其他大队的羡慕:虽然生猪一直不愁卖,但是汽车厂财大气粗,肯定价格能更高一些。

    这些他们还能忍,最令他们无语的是,这一批猪崽,各大队都抓回去不少,可是个头跟人家这没法比。

    都是行家,搭眼一瞅,就能估量出这些猪的重量,应该都有一百二三十斤了。

    年前这俩多月,长过二百斤肯定没问题。

    再看看他们抓回去的猪仔,还是采用原来的养殖方法,能有七八十斤就不错了,你说一开始都是般般大,咋就能差这么多呢?

    老刘支书最后只能叹了一口气:不服不行,不相信科学不行,以后多跟人家夹皮沟学着点吧。

    对了,那个养猪场的张杆子呢,回去之后,还得把外甥女翠花的婚事重新张罗起来,先搭上这条线再说。

    张杆子并不知道,他马上就要好事临头了,这货还挑着粪挑子干活呢,手上还不停地摆弄着手指,嘴里念念叨叨的。

    “俺得算算,一共出栏二百头猪,一头二百斤,生猪按照每斤七毛算,这一共是多少钱啊?”

    算了半天,张杆子最后得出结论:反正是老鼻子钱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