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战后问题与总结会(二)-《楚书,太祖皇帝本纪》


    第(1/3)页

    面对骆永胜抛出的第一个问题,三方人都有彼此的想法,但谁也没有贸然开口去说,都在等着其他人来做这个出头鸟。

    投石问路,谁都想知道骆永胜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杀光还是留着?

    就像前面说的那样,随着北伐战争的完全胜利,骆永胜的皇权已经膨胀到了近乎恐怖的巅峰,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意见可以和骆永胜达成一致。

    你说这是拍马屁?

    这叫在思想上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见半晌都没有人主动开口,骆永胜只能点将。

    “严真,你先说吧,你什么意见。”

    这看似随意的一点,却是让在场所有的人都不由得心头一震。

    下意识的把目光看向了寇凖。

    要是仔细去留意,那么便会发现,此刻的大会场内的座位是很好玩的。

    一派坐着以严真为首的君卫队官员,坐在会场的左侧。

    中间区域坐着寇凖为首的内阁及朝堂百官。

    最右侧则是以骆永捷为首的大元帅府领导的一众军事主官。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太子骆玉晟也到了,就坐在严真左手位。

    这算是眼下大楚核心的几名人物。

    按说,按照常理来说哈,以往这种国事,骆永胜第一个问的总会是内阁的意见,也就是说要问寇凖。

    再不行也是问骆成文。

    可现在却先问了不管军也不管政的严真。

    这算是什么预兆?

    在所有人的胡思乱想中,严真站了起来,他目视骆永胜说道。

    “陛下,臣没有什么看法,杀也可留也可。”

    看似说了一番废话,但这却是严真作为第一个表态者最认真的应答。

    皇帝陛下的意志就是君卫队的意志。

    这是君卫队的思想纲领。

    纲领在这,那他严真作为君卫队的全权负责人,还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吗?

    万一左了呢。

    不说,就是最聪明的回复。

    骆永胜似乎早就猜到严真会这么说,这才看向寇凖。

    后者站了起来。

    “臣的意见,留。”

    “说说你的原因。”

    “陛下,虽然眼下咱们国内的治黄工程业已完成,但到底还有长江等其他的工程需要做,还有道路和很多的国家工程亟需人手,更何况辽东、河北都已经打成了一片废墟,重建城墙也需要人。”

    寇凖讲出了自己的态度,这也是内阁的态度。

    从政务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批战俘留下的作用显然是要比杀光更有价值。

    骆永胜没有急着表态,而是又看向骆永捷。

    “军方的意见呢。”

    “杀!”

    几乎没有丝毫的犹豫,骆永捷便脱口而出道:“民贼相混难以分辨,既如此,一杀了之倒是省了心,留下来,终成祸患。”

    现在的情况就比较好玩了。

    三方的态度。

    一票要杀、一票要留,还有一票算是弃权。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