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二十二 国旗-《启明1158》


    第(3/3)页

    有些人建议使用文字,有些人则建议使用图案,有些人建议旗帜上体现出山川壮美,有些人则建议旗帜上出现英雄人物。

    苏咏霖将这些讨论交付国务会议,将整个朝廷、整个复兴会组织都纳入初步讨论,然后很快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比如大部分人都认同旗帜上使用图案而非文字,理由是图案比起文字拥有更加直观的视觉冲击力,不需要让人阅读文字之后再去思考含义,直接就能通过图案认识到含义。

    且使用文字的局限性很大,最直接的局限性就是神州大地上还没有那么多具备读写思维能力的识字人口,扫盲依然是大明目前最艰巨的文化使命。

    再有就是全世界范围内识得汉字的人也不多,挂上带有文字的旗帜他们未必明白,而图案则一目了然,告诉他们这就是大明的旗帜,他们看到了自然就明白,还特别方便传播。

    于是国务会议很快达成一致,认定国旗采用图案作为基本组成,不使用文字。

    接着就是国旗上图案的内容,这也是核心讨论点。

    有人希望是山河壮丽之美,有人希望是古来英雄豪杰,有人希望是某种动物的象征,有人希望是历史的某种具现化。

    这方面,大家讨论的非常激烈,国务会议上互相争论的人非常多,各地的观点也都非常激烈。

    比如壮美的山川那么多,到底要把哪个或者哪些放在国旗上?且山川壮美多有地域性,用黄河还是长江?用泰山还是嵩山?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争论之后,大家率先就把这个建议否决掉了。

    接着是英雄豪杰人物的图像,大家争论不一,而唯一能得到所有人认同的就是苏咏霖的图像,而苏咏霖直接摆手拒绝。

    “我一个人可不能代表大明,你们也不要把我当做什么神明一样顶礼膜拜,完全不需要。”

    苏咏霖拒绝了,那么这个建议也就被否决掉了。

    接下来动物的象征,历史的具现化等等,也被很快否定,不被接受。

    而越到后面,会议的讨论方向就开始朝着明国的国家属性去了,很多人都提出是不是可以从明国立国的过程中找一些特殊的存在来作为明国的象征。

    这个方向很受苏咏霖的认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