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阿小哥哥说的,只是他的一番好意,却不是我的本意。 “我的本意是,想要告诉你们一句话,是倘若你们以后为官,必须要牢牢记住一辈子的话。 “那便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她这么一说。 参加科举文试的几个学子,都是立即眼眸一亮,神情中现出几分激动。 也就是在这一刻,他们的心底对穆昭昭立马有了真正的钦佩。 而参加武试的几个,都是读书不好的。 听着这话,纷纷有些一头雾水,满脸不解地望着穆昭昭。 穆昭昭很有耐心,接着解释道:“譬如阿大哥哥方才提到我,我的父亲乃是宁侯,我乃安乐郡主,我们都有皇家封赏的封地,每年可以得到封地的税收。 “包括我和父亲每月所得俸禄,都是来自于税收。 “而税收,是从百姓们身上收来的,这叫取之于民。 “所以,我将每年所得,用在你们身上,这叫做用之于民。 “所以你们要记住,栽培你们成才所用的钱财,最根本的来源,是大晋国的众多百姓。 “你们真正应当一辈子报答的,也是大晋国的百姓,而不是我。 “我穆昭昭不要你们对我的报恩,我要你们一辈子做个好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她这几句话,言之凿凿。 几名学子都是认真听着,而后,牢牢地烙印在心底的最深处。 从此以后,这就是他们为官、为人的目标,以及处理一切事务的最基本的原则。 而穆昭昭这一番话,也很快就流传出去。 她这一番言辞,是如此的新奇。 百姓们听了以后,无不是感动称颂。 一时之间,她的名声也是在大晋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