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们这样想,倒是也很有道理。 毕竟从他们的视角来看,这位郓王,是无论如何也干不成废宰执这件事的。 郓王是何许人也? 或许很聪明,能考中状元;或许在军事方面很有才能,可以统帅西军。 但是,他凭什么可以自己一个人干三个宰执的活? 要知道,宰执里,状元公之类的天才多得是,而且都是从各级官职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的,处理政务的能力都强的爆表。 这样的人,尚且需要两三个人,才能将朝中政务给处理干净。往往还很不轻松。 郓王凭什么? 他一没有基层的执政经验,二没有如此旺盛过人的精力,三没有事事亲力亲为的必要。 所以,众人得出一个结论。 这位新官家之所以摆出了一副要废宰执的架势,实际上不是真的要废宰执,而是要以此,跟百官谈条件。 先做出一副“你们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不可替代的”这种姿态,在群臣中立威,防止自己以后政令不通,等群臣知道错了、认怂了,他就再顺理成章地将这些事情分派下去。 这么一番折腾之后,群臣更加听话了,官家自己也不需要真的那么辛苦。 嗯,看起来,这确实是个好计策,而且,应该也是唯一的一种可能。 只是这计策一旦被群臣看穿了,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些大臣开始考虑着,既然官家不可能真的将所有的政务亲力亲为、百官并不是真的可有可无,那我们是不是只需要稍微做做面子工程就行了? 没必要被官家吓住,直接将核心利益全都交出去了吧? 想通了这一点,这些官员全都长出一口气,纷纷向点破这一点的张静邦道谢。 “张相果然是洞若观火!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张相未来必然还有再起的时候,下官翘首以盼了!” “诸位,以后也要常来张相府上拜会,咱们以后也少不了张相的提点。” “那下官就先告辞了!” 他们全都心满意足地告退。 只是这其中,王世雍并没有跟他们一样想。 “事不关己,这群人当然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可我是吏部尚书啊!革除恩荫这件事情,官家可是指名点姓地交给我了! “若是此事推行不力,他们自然是乐见其成,可官家真的恼羞成怒了,我恐怕是难逃一死…… “不管他们怎么想,恩荫这个事情我还是得抓紧去办……” 王世雍还是再度选择了从心。 毕竟他的立场跟其他人不同,而且多年的求生经验让他敏锐地嗅到了一些什么,总觉得此时还是……保住狗命要紧。 …… 几天后。 刑部衙门。 王世雍看着手中发回来的奏疏,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这几日,他一直在推动革除恩荫的方案。 官家已经给了他一份相当明确的方案,王世雍就算是想从中做手脚也根本没机会。不过这方案的种种推进过程和细节,他这个吏部尚书还是得不断上报的。 吏部中有专门负责恩荫的部门,也就是验封司,包括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等事务。王世雍每天盯着下边,也留意着上边。 而每一份奏疏递交上去,过不了多久总能再发回来。 而发回来的奏疏,上面基本上都写好了皇帝的处置意见,没有模糊操作或者和稀泥的余地。 王世雍虽然在吏部衙门,但外面的事情,他也有所耳闻。 在朝中的官员们认为皇帝绝不可能一个人批阅这么多奏章的时候,皇帝那边也第一时间开始了行动。 先是将原本属于两名宰执的奏章全都搬入了宫中,而后,就是从太学中选了几名没有实职,但才学兼优的学生。 太学生,在齐朝的历史中,尤其是在靖平之变期间的历史中,是很有存在感的。 之前请愿诛杀六贼的,就是京师中的太学生。 齐朝的人才选拔制度,不仅仅只有科举。科举考试是针对所有平民子弟都可以参加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可以说是大浪淘沙,只有考中进士的才有机会正式进入官场,而举人、秀才,往往就只有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才做个临时替补。 而太学,等于是有地方官学推送到中央的“保送生”。只要通过入学考试,在学校修够足够的学分,即使不用参加科举,一样可以赐同进士出身而入仕。 当然,太学生也可以选择凭自己的真本事去硬考科举而入仕,这种就属于是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牛人了。 当年王文川就对太学进行过一系列改革,也去太学等地讲学,很受学子们的欢迎。 总之,太学基本上全面承担太学生的一些开销,并且会将这些学生输送给国家做人才,属于是一个大型的人才储备基地。 但……齐朝的那些先皇们,对太学生的态度,却谈不上有多在意。 就拿齐英宗来说。 当时京师的太学生集体上疏请求诛杀六贼,还闹出了大游行。齐英宗正好顺水推舟诛杀了六贼,表面上是为了平民愤,实际上还是为了将朝政大权收回自己的手中。 而对于那些请愿的太学生们,却没有一人真正得到重用。 因为对于齐英宗来说,这些太学生就像是后世的愤青,他们读过书,知晓大义,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民意。但要让他们入朝做官?那不好意思,他们差得太远了。 显然,对皇帝来说,还是侵淫官场已久的那些官员们,用起来更加顺手。 所以,历朝皇帝对于太学的重视,往往都是浮于表面的,没有人真的考虑将太学生提拔成什么实权官职。 而此时的这位官家…… 竟然在太学中选拔了几个成绩优秀的太学生,直接让他们到皇宫中办公了! 当然,皇宫肯定是群臣日常奏事议事的外殿,不可能到后宫去。 可这意味着什么? 据说,当今的官家让这些太学生去看奏疏,仔细研究之后,再给他进行非常扼要的口头汇报。而后,官家再给出口头答复,由这些太学生直接禀笔批红,斟酌措辞和细节,最后分发下去。 这件事情传扬出去之后,朝中的大臣们免不了又是一阵惊慌。 难不成皇帝真能一个人就把这些政事全都办了? 原本一个人批阅几百奏疏确实不可能,可若是有了这些太学生的帮忙呢? 不过他们最开始慌了一阵,但仔细计算过奏疏的数量之后,就又放下心来。 每天的奏疏达到一百余件,而奏疏中所说的事情,更是达到三百多件! 按照每件奏章一千字来计算,每天的奏章都得有十万字。 就算皇帝让这些太学生先筛选一番,总结得简明扼要之后汇报,自己再口述、由太学生们禀笔,这也是相当可怕的工作量。 而百官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官家或许能坚持那么两三天,但绝对不可能长久! 因为要处理这些奏章,可不是随便写个“知道了”就行了的。 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皇帝必须分得清楚,否则就有被架空的危险。 群臣发现皇帝根本无法区分重要和不重要地事情,那么就会开始动歪脑筋了。 就算皇帝能坚持一天两天,那一个月呢?一年呢?十年呢? 难道你作为皇帝,一天都不休息了吗? 总之,官员们觉得皇帝绝对不可能坚持下去,即便能坚持个十天半月,后来的处理效率也会飞速下降,体力脑力都跟不上。 坚持下去,胜利还是会属于群臣的。 只不过担任吏部尚书的王世雍,却越发觉得不对劲了。 因为从皇帝给他批阅的奏章来看,这位年轻的官家不仅没有累得昏了头,反而脑子非常清楚! 王世雍奏疏中的那些小心思,全都被无情点破,皇帝责令他老实照办不要耍花样。而且,每次回复的都是简明扼要,直指要害,甚至比有宰执的时候,处理得还要更加顺畅。 王世雍越发害怕了。 他隐约意识到了这其中的危险。 如果对皇帝来说,包括宰执在内的群臣,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无法替代的…… 那么,他能干出些什么事来?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