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坚壁自守-《秦将》


    第(1/3)页

    秦国六十万大军南下伐楚,当今共分三个部分。

    由南往北看,「南军」是副将杨端和率领的十五万秦军,驻扎在上蔡、汝水一线,与楚国右司马叶胜对峙。

    北则以阳夏为据点,王翦以裨将军冯无择行事老练,让其率秦军三万镇守于阳夏军营,作为「北军」,护卫秦军的侧翼,与东边属于楚国的柘县、苦县驻军对峙。

    王翦则亲自率领包括赵佗部在内的「中军」四十余万人南下,屯驻在固陵、鸿沟两侧,南眺楚国陈郢。

    秦军人数虽众,却没有主动发动进攻,在扎下营寨后,就开始命令各自军营的民夫苦力在营前构筑壁垒墙垣,做出一副防守姿态。

    经过近一个月的抢修抢筑,秦军绵延上百里的防线上已构筑出了一道简易的壁垒墙垣,而且还在不断进行加固。

    秦国中军处,靠近鸿沟码头的一处两万兵卒营寨。

    负责此地防务的裨将军赵佗,正带着手下将吏,巡视军营以南数百米的壁垒修筑工作。

    秦军所修的墙垣壁垒,用的是传统的版筑法。

    所谓版筑,就是在筑墙时用两块木板相夹,板外用木柱支撑住,两板之间填塞泥土,等到泥土塞满木板之间,就让民夫们抡起夯杵将土捣紧夯实,等到夯实修好了,再拆去两侧的木板和木柱,中间的夯土就成了一堵墙。

    墙垣上还修筑有高大的角楼,起到防御和瞭望作用。

    在墙垣后方,与军营中间的空地上,还修建了许多高耸的木制望楼,上面有负责警戒的哨兵日夜巡视,监控墙垣外的广阔土地,一旦发现有楚军来袭,立刻发出警示信号。

    赵佗注意到,这时代的战场指挥发令,主要用的是鼓和金钲,并没有后世常用的号角。

    号角声音高亢凌厉,制作简单,还携带方便,这时代一些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也有使用。

    只是诸夏中还无人用在军队里,想来在军中大规模普及,应该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

    有这种好东西,赵佗自然不会放过,他让人将兽角掏空,制成专门的号角,让望楼上的哨兵携带,看到墙垣外有大量楚军出现,便吹响号角示警。

    为此赵佗还专门进行了几次战事模拟,训练手下士卒在遇到楚军进攻时,如何布阵应对和进行反击。

    「这墙不太行啊,真让楚人抬着木桩来撞,恐怕要不了几下就会开裂。」

    众人沿着墙垣视察,黑臀伸手敲了敲刚筑好不久的墙垣,嘴里都囔着。

    他之前服过更役,参与过当地的工程,对墙垣的修筑略知一二。

    秦法规定,服役的更卒修筑的墙垣有很长一段时间的保修期,若是在时间内损坏,那就要将相关责任人和修建者抓回来重修。所以每个服役的更卒都必须要清楚自己修的墙到底行不行,会不会留下工程隐患。

    赵佗招来负责墙垣修筑的军司空。

    那军司空一来,就满脸幽怨道:「禀将军,此道壁垒不如关中墙垣,一来是时间不够,短时间内无法夯实。二来则是这淮北的土质不行,远远比不上咱关中的黄土啊。」

    赵佗点点头,这是客观条件的影响,所以他没有为难军司空。

    反倒想起一物或许能增强墙垣的防御力。

    用石灰,加上河沙、黄土等东西混合夯筑,便可成为「三合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