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脚下两条路-《武道天通》
第(1/3)页
罗母的葬礼,曹安没有去,当时办的挺隆重的,与镇上一般家庭里的葬礼规制一般无二,流水席摆了一百多丈,这是这个独特小镇中的独特说法,镇上的屋舍都是呈蜿蜒曲线的,流水席的规模也就用了这长度来形容。
他这些天都在看书,看书练武,不拘泥于任何形式的武技,剑法、棍法、拳法、掌法,乃至于指法,不拘一格,信手拈来,没有真气,没有天地之力,就是单纯的招式套路,连着数日皆是如此。
内心没有自如和喜悦,反而是随着一步步的演练,一种无力感油然而生。
“难怪,阳神境界之后,需要武夫潜心修行武技,以达到武道通神之境,这正好与自己记忆之中对应上了。”在记忆中,自己的的确确修行到过这个境界,但记忆中,此境界与一景融技并无太大区别。
只不过一景凝练的是最纯粹、最基本的招式,套路,而八景阳神凝练的则是更强大的武技。那时候,因为没有力量随之增长,练来练去都是那副样子,根本无法发现个中奇妙之处。
阳神之后,修行者自身无论是感知还是眼界,都要远胜之前,这样一来,一些一前在自己眼中已经圆满,浑然无缺的武技,此刻就有了破绽,不再完美。而这种不完美,却又不是立刻就能改变的。
如果只是技巧层面的不完美,以阳神境的强大感知和对力量的精准掌控,想要纠正再简单不过。可眼下,这不完美,是立于道的层面去看的,要打破这种不完美,就需要入道,正所谓技进乎道。
说的便是这个,与其说武道通神,不如说是武技入道、战法入道。
于是便有了现在这个阳神境界当中的矛盾感,归根结底那是阳神优于肉身而产生的剥离感,此间武道,追求的是肉身与阳神的并驾齐驱,并非舍一成道。
“那么现在摆在面前的就只有两条路了,一条是肉身成圣之路,既然是因为阳神与肉身的差距过大,导致的这种剥离感和矛盾感,那么只要提升肉身强度,便可以缓解,甚至解决这个问题。”
“让肉身也达到与阳神差不多的强度,或者可以超过阳神的强度,到那时候,即便是未入道的战法武技,以这强大的肉身施展出来,也能弥补这其中的差距,使之几乎感受不出来不完美。”
“另一条路,就是阿窈所说的战法入道的路子,既然阳神嫌弃这样的战法武技过于粗糙,那就打磨它、感悟天地至理,融合武道理念,以‘贫瘠’的肉身,施展出入道战法,也可以将这种矛盾感化解掉。”
曹安在院子里来回走动,一手摸着下颌,一边暗自思付:“很显然,此间武道,肉身横炼之法并不高明,绝大多数武夫走的都是第二条路,对于他们来说,肉身几乎已经到达极限,突破遥遥无期。”
“反倒是这感悟天地,融合武学理念的路子更容易走一些,同时,高妙的武学,也在一定程度上缓慢的改变着肉身,影响着肉身,阳神的排斥、剥离感减弱之后,也会反哺肉身,这样一来,等于变相的也解决了肉身弱于阳神的弊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