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原主作为纺织厂的宣传干事,文笔还是很硬的。在海市的时候,就经常给报社投稿,几乎就没有不被采用的。 本来,这个特殊时期,投稿是没有稿费的,一般都是发点票证或者给个样刊。 后来,报社的编辑爱惜她的才华,给她申请了一个所谓“编外通讯员”证,就类似临时工,这样她的投稿就能算稿费了。可惜这个证申请下来才一个多月,原主就下乡了。 苏茉想了想,上个月原主貌似是收了二十多块稿费的。 【科普:1966年,文化部提出全国报社、杂志社、出版社采取统一的稿酬标准,著作稿每千字2~8元,翻译稿每千字1~5元。但文革期间,是停止向作者直接发放稿酬的,而是改为发样刊、票券或物品。直到1977年,才恢复直接发放稿酬。】 苏茉想起那堆书中好几本《人民日报金句》,以及后世听过的不少励志歌曲,觉得这个可以搞。 她一个学霸,学习学习,再揣摩揣摩,应该还是能搞得定的。 这样,她就有了一个明面上的收入。 这个时代,给报社投稿能被采用是非常有面儿的事,这样她在大队的地位也会提升一些,如果有什么竞争老师之类的职位,应该也容易一些。 干农活拔拔草种种菜的,她或许还行。但真要花大力气干的,她估计也不成啊,真是泪目! 而且,她记得,1972年m国总统尼克松就会访华,这些官媒都是狗鼻子,最能捕捉某些信号,到时候肯定会连载一些m国的小说来释放某些信号。 到时候,她也可以跟报社申请接一些翻译稿件,这样又多一份收入。 她打小接受双语教育,英语可不要太好。况且,原主也是会一些英语的,也不怕穿帮。 原主之所以能有那么多侨汇券,是因为原主的大伯爷苏仲清在建国初就全家移民外国了。 1955年,国家开始使用票证后,苏仲黎便给国外的哥哥去信,也不知他们兄弟二人如何谈的,总之此后每年,苏仲清都会给他们汇一笔款。靠着侨汇券的票证,原主家基本就没有缺票的时候。 广东省10元面值的侨汇券(侵删) 偶尔,他们也会辗转寄一些东西回来,其中就有英文书籍。苏廷谦年轻时候是留过洋的,会英语,所以也教了苏茉一些。 如今算来,她也算有挣钱三计了,就且先这些,后面再看看有没有其他更挣钱的方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