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精明的和珅-《兰芳》
第(1/3)页
其实吧,人人都说做贪官容易,做清官难,但是和大人觉得,做贪官也是一门艺术。
这收钱办事有些时候风险也大。
万一帮了一个愣头青混不吝,很容易大嘴巴把事情说出去或者把事情做的不精细,留下了蛛丝马迹,以至于被人发现,到最后反而要花费大功夫去给这种愣头青擦屁股,说不定连自己也要遭殃。
所以就算是收钱办事,也要看人下菜碟,不是聪明的、会来事儿的,和大人倒也不贪他那点儿钱。
舒常如此懂事、如此能干,和珅倒也欣慰,觉得不枉自己出力帮了他一把,也觉得舒常不愧是能混到总督位置上的高段位选手,以后可以引为臂助,帮自己更多的揽权。
和珅和大人在这一点上还是比较讲究的。
收受贿赂不能直接当面收,往往也不会直接收取银两,而要采取一些比较隐秘、有**性的方式来完成彼此之间的交易。
早前办理云南总督李侍尧案的时候,还有经手一些其他官员的贪污案件时,和珅学到了不少东西,增长了不少见识。
于是他吸取了这些著名贪官的翻车经验,完成了内部自我升级,迭代了最新打法,成功开辟一片贪腐业界的蓝海赛道。
他手下有一定数量的当铺、钱庄、粮店、绸缎庄、古玩店之类的地方,这些地方的确是在经营一些正当生意,因为背靠和珅和大人,信誉不错,办事效率也高,所以生意的确不错。
但是更大的便利在于,很多人除了需要向和大人行贿之外,也确确实实需要办一些自己的事情,这个时候,就能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了。
比如想要给和大人送钱,但是不方便直接送,那就直接去和大人开的古玩店里面消费。
看到什么珍奇古玩,也不问价钱,甩手几十万两银子买下一件珍奇古玩,银货两清,然后随便拿点小玩意儿,原来买的东西根本不带走。
我花钱买了这个东西,我也确确实实是完成了一次交易,你还不能说我的不是,这手段多高明?
还有些人做得更加隐秘。
和大人有经营当铺,有些人就把自己家里家传的宝贝或者千方百计搜寻来的珍宝用极低的价钱到当铺里面“当”了。
明明一件唐宋元明的珍奇古玩,或者是什么名人字画之类的,那可都是价值连城,但是在和大人的当铺里,也就当個几枚铜板,或者几块银元,完事儿了。
亦或者有些人需要往老家送点细软,送个人,送点药材之类的,路途遥远,怕路上不安全,于是就花钱请和大人开办的镖局帮忙运送。
给钱直接十倍、二十倍、五十倍起。
我不是行贿,我是真要送人送东西回老家的,因为十分重要,所以多给点钱,有什么不可以?
自打李侍尧被从云南总督任上拿下、和珅步入中枢开始,一次又一次愉快的p交易就通过这种手段达成了,和大人也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畅。
且精明的和珅还观察到,随着弘历年岁渐长,六十多岁的时候的那种果决、那种雷厉风行已经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没有重大、关乎国运的事情的时候越发喜欢得过且过的老头子。
就和他那位处处怕事处处不想惹事的妻子的爷爷英廉一样。
当年,英廉力排众议,把孙女嫁给了还是个穷小子的和珅,事实证明他没有看走眼,而后面,和珅越发的飞黄腾达,英廉和他的岳父却越发的谨小慎微,什么都不敢做。
人老了,就没有年轻的时候的那种雄心壮志了,越发的喜欢得过且过。
弘历既像是一头年老的狮子,虽然依旧是狮子,但是身体和精力已经无法支撑他继续呲牙裂嘴了,除非真的有什么触碰到他的底线的事情,他一声吼,整个帝国还是会抖三抖。
可是这种吼声,他曾经每年都能吼出几十次乃至上百次,而现在,一年也不过两三次。
老啦,老啦。
所以,关于兰芳的这个事情还是暂时不要告诉弘历,等林爽文之乱平定之后,再趁着他高兴说一下,争取直接搞定兰芳成为藩属国的事情,一步到位,省得诸多繁杂之事搅得大家不得安宁。
清帝国现在的确无法承担同时发起两线作战,林爽文之乱已经让清帝国出动了一支主力作战部队了,再来一个兰芳在那种瘴气遍布的地方搞事情,又不知道要病死多少人。
当年打缅甸的时候,大军没有输给缅甸人却输给疫病的事情,和珅记忆犹新。
弘历特别钟爱的亲戚傅恒、明瑞两人都是在缅甸阵亡的,傅恒直接就是病死的,明瑞也是因为大军染病太多必须要撤退,最后主动殿后从而战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