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禁止狂飙-《兰芳》


    第(2/3)页

    “大总统,之前可能是我想多了,我没有想到这些问题,只是想着尽快把辽东的地方治理好,不要辜负您对我的期待,但是我却没有考虑到这些更加实际的情况,大总统,我错了。”

    高致远对着赵学宁低下头,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赵学宁摇了摇头,拍了拍高致远的肩膀。

    “你也不要太在意这件事情,你也好,我也好,咱们都是第一次治理这么庞大的国土,过去在南洋,咱们的国土其实比较小,人口也少,治理起来很方便。

    现在一个辽东地区就能比得上咱们之前全部的国土,治理起来确实很麻烦,我也明白你们想要做出一些成绩的想法,想要展现给我看伱们没有辜负我的期待。

    但是很多事情是需要时间的,种下去的粮食总要时间来生长,盖房子也不是一天就能盖起来的,运输需要时间,传递消息也需要时间,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一蹴而就的。

    而且咱们也并不应该着急,治理国家最不该的就是着急,一旦着急了,就会犯很多的错误,一个人犯错不要紧,他影响不了很多人,但是我还有你们不一样。

    咱们是治理国家的人,咱们要是犯了错,影响的人就太多太多了,所以万事都要小心谨慎,该走路的时候,就要走一阵子,身子热起来了才能接着开始跑,还没走就跑,身子是受不了的。”

    高致远把赵学宁语重心长的交代听了进去。

    在赵学宁离开辽东之后,高致远便调整了自己的施政方略,给部下更多的时间,不再强制要求一些任务必须要限期完成,就算必须要限期完成的任务也给了更多的时间。

    他开始放慢了脚步,不再那么急吼吼的催促着所有人一起往前跑,于是接下来的数月之间,辽东地区的发展态势渐渐归于平和。

    原先被高致远的高要求逼迫的疲惫不堪的人们也终于有了可以休息和喘息的机会。

    事实上,这一次赵学宁在北部地区视察,也的确发现了很多如高致远一样急吼吼的想要干出成绩的官员,高致远不是孤例,而是一种潮流。

    一种奋力向上勇闯难关的潮流,这种潮流导致整个中华联邦的势力范围内都兴起了一阵拼命争上游的微型“军备竞赛”。

    几乎所有行政官员都在埋头苦干,要做出政绩,要干出名头,为此自己以身作则,带着部下和老百姓一起狂飙。

    他们的想法可能没有什么错误,他们都觉得自己需要更快更好的做出政绩,以此获得更加稳定的地位和更多的功劳,这样以后也能够升迁。

    而且赵学宁提出的再造中华的口号也确实非常的鼓舞人心,中华联邦正在大跨步的走在上升期,他们卯足了劲儿,想要大干一场,干出点让自己能骄傲一辈子的成绩。

    比如在河南,当地的官员和宣传人员大张旗鼓的喊出了三年治好黄河的口号,从上到下所有人都跟打了鸡血一样的修堤坝,各种发誓要彻底结束黄河肆虐决堤的历史。

    在山东,官员们和宣传人员们喊出了一年开垦一百万亩荒地的口号,号称要把整个山东变成北方的湖南,成为北方粮仓。

    接着还要大力发展出海捕鱼行业,要在三年内,让山东家家户户都能吃得上海鱼,要让海里的鱼和各种海鲜成为老百姓日常的消费品。

    的确那一个个的都是精力十足,豪情万丈,再造中华在他们的嘴里不仅是一段口号,在他们的手上那是实实在在的一份工作。

    这种目标和追求,赵学宁不会否认,但是吧,事情也不能这么干。

    从医学角度来看,有一种说法叫做虚不受补,意思就是一个大病或者大伤初愈的人,他的身体比较虚弱,这个时候用太多太珍贵的补药给他一顿猛补,并不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反而会造成对身体更大的负担和伤害。

    这种时候,需要的是慢慢的较长时间的滋补,而不是一步到位。

    从清粥小菜开始逐渐加码,如涓涓细流一般滋润受伤干涸的身体,使干涸的身体渐渐恢复成小溪流,再不断扩张,直到恢复为江海的状态。

    如此才能真正的恢复之前的损伤。

    当前的中华大地就像是一个虚不受补的刚刚大病初愈的病人,此时此刻,中华大地需要的是耐心,是稳重,而不是急躁冒进。

    中华大地受创严重,需要一段时间的修养来恢复元气,元气恢复了,才能够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增强自身,否则就要大伤元气,得不偿失。

    赵学宁此番一路北上,其实也是因为在天京听说了目前全国范围内掀起的建设热潮,为此感到不安,所以决定外出巡查,好好看看地方上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结果证明他的出行是有必要的。
    第(2/3)页